典型“陷阱题”
各位考生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:有些题目看起来似曾相识,它们从自己的复习经验出发,轻车熟路的找到解题方法,用相同的解题思路去做题,结果却发现自己得出的答案是错误的,这是因为他们误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“陷阱”中。
所谓的“陷阱”,实质上就是对正确选项起到了干扰作用的那些干扰项。下面小编精选了5道“陷阱”题,你们先做做看,看能否排除干扰、避开“陷阱”。
【陷阱题1】根据《合同法》,下列各类合同中,属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的是( )。
A. 以合同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
B.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
C. 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
D. 恶意串通损害集体利益的合同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的合同有:
(1)因重大误解订立的;
(2)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。
一方以欺诈、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,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,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。
【陷阱点】此题将无效合同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混淆考查。掌握无效合同的概念是损坏国家、集体、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。
【陷阱题2】某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,其中债务资金为500万元,项目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为200万元,年平均息税为20万元,则该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为( )。
A.10.0%
B. 11.0%
C. 13.3%
D. 14.7%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EBIT=200+20=220万元,则:ROI=220/2000=11.0%。
【陷阱点】题干中给出年平均净利润,和年平均息税,考查总投资收益率。
考查对总投资收益率与投资投资收益率概念。考生理解总投资是包含建设期利息的,总投资收益率是在融资前进行分析的,不考虑利息。所以收益应该包含平均息税。
【陷阱题3】下列工程寿命周期成本中,属于社会成本的是( )。
A. 建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电力消耗
B. 工程施工对原有植被可能造成的破坏
C. 建筑产品使用阶段的人力资源消耗
D. 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可能引发的不安定因素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社会成本是指由于工程建设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。显然。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可能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属于社会成本。
【陷阱点】选项A和选项C为经济成本,电力消耗和人力资源消耗都属于可以直接量化为钱的,属于经济成本。选项B,对原有植被的破坏,属于环境成本。
【陷阱题4】工程网络计划费用优化的目的是为了寻求( )。
A. 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最优工期安排
B. 工期固定条件下的工程费用的均衡安排
C. 工程总成本固定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
D. 工期最短条件下的最低工程总成本安排
【答案】A
【解题思路】费用优化又称工期成本优化,是指寻求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,或按要求工期寻求最低成本的计划安排的过程。
【陷阱点】以最短工期和最成本作为此题的陷阱,考生很不容易区分。费用优化这个费用仅仅只的是工程总成本,非工程费用。可以排除B选项。优化的目的不是在于固定成本或者是固定工期,而是在于工程总成本最低的情况下有一个最优的工期安排。
【陷阱题5】偿债备付率是指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( )的比值。
A. 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
B. 税后利润与上期应还本付息金额
C. 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上期应还本付息金额
D. 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偿债备付率(DSCR)是指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(EBITDA-TAX)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(PD)的比值。
【陷阱点】偿债备付率偿还的是当期的债务,与上期是没有关系的。这是此题设置的陷阱点。另外一个陷阱点为可以用于还款的资金与利息备付率混淆。可用于还款的资金除包含息税前利润后还包含折旧和摊销,另外需要减掉给国家上的税。
近几年,造价考试题目设置的陷阱越来越多。当我们在做题时,切不可因题与以前做过的某个题相似而掉以轻心,一定要仔细审题,看清题干和选项,三思而后选答案。
评论列表